01
货币方面:降准0.5个百分点,降息0.2个百分点,
下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20个BP,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BP,释放长期资金超万亿!
—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为国内货币政策打开空间,整体符合市场预期,但降息降准同时官宣还是体现了政策诚意。楼市角度看,降息有助于缓解租售比与贷款成本的倒挂,一定程度上提升地方收储动力、助力房价企稳。
比以往的幅度大,一般是0.25%和0.1%的步长,紧迫性之下,步子大了。‘
02
房地产方面: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平均约0.5个百分点。
存量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放贷款利率附近,平均下调50个BP左右——基本符合预期。
50BP所指应是LPR加点数的调整,考虑LPR的下调实际调降程度更大。
未提及跨行转按揭,初期仍以本行内转按揭为主(已实操)。
未提及政策覆盖所有贷款还是仅针对首套,08年和去年的两次调降均只针对首套。
发布会提及每年将减少居民利息支出1500亿元左右,因此预计整体力度弱于去年8月(减少利息支出1700亿,调降70BPs)。
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对购房行为几无影响,但边际上利好消费。
03
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
二套房首付比例从25%下调至15%,—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历史最低,释放政策诚意。
政策亮点在“统一”,打开后续其他二套房政策与首套房政策看齐的展望空间。
04
收储:央行出资收购房子由以前的60%变为100%。
3000亿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央行支持比例从60%提高至100%
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前收储的痛点不在于资金量而在于盈利模式,尽管从60%提升至100%使得总投放金额预期从5000亿下降至3000亿,但央行的全覆盖相信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地方操作动力。
当然,仅靠央行全覆盖预计收储推进依旧困难,收储政策仍有充分升级的空间,关注后续财政贴息及增设其他创新性金融工具的可能性。
——在将部分地方政府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基础上,研究允许政策性银行、商业银行贷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市场化收购房企存量土地——历史上曾发行过土储专项债,2019年停掉了;
今年5月自然资源部曾针对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公开征集意见。但以上均是政府主体,若能落地推进至市场化主体是新的突破。土地收储近年来呼声较大,未来有望作为去库存政策的补充,和现房收储配合发力。
05
将经营贷与金融十六条政策从今年底延期至2026年底,一定程度体现了政府对于房地产下行周期时间长度的初步时间预估,未来或将继续延长。
中型企业也可以享受小微企业的贷款政策三年
06
资本市场:创设新的政策工具
推出“互换基金”首期5000亿,机构可以抵押相关资产给央行,获得国债和央票等高流动性资产,再把这些卖了买股票。这既是养马给股市提供资金,又实现了敲打债市管理收益率曲线的目的.
机构获得的资金只能投向股票,释放流动性,变相给了汇金超额的子弹;
—昨晚大摩还因为汇金子弹不多,政策迟迟不转向,转而认定:后续A股跑输港股;
真的是一念地狱,一念天堂。
股市设立三千亿,供上市公司大股东借用回购股票,利好高股息,大股东可以做套利,还提高了大股东分红的意愿和分红比例。
—以上的5000亿和3000亿只是首期,搞得好,后面可以继续扩容!
这等于是“不设限”的委婉表达。
另外被问及平准鸡金,上面也说在研究。
—不是鼓吹上杠杆,但是资本市场逐利的调性,这事儿开了口子,总是会超出预期的。
除了这些,还有资本市场的并购政策等。
远期展望,真的和15年很类似,但是宏观的未来,自有大人关注,咱们不妨先赚钱再说。
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